很久以來,剛性防水工程一直沒有一個標準化管理的體系和依據,2022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《剛性防水工程技術規程》對剛性防水技術的常見術語定義、配合比做了規范,對剛性防水工程防水設計工作年限做了規定,對應用剛性防水技術的工程防水設計、施工、質量檢查與驗收等內容做了詳細闡述。為剛性防水為主體的防水體系提供了依據,填補了剛性防水工程標準化管理的空白,必將引領建筑防水行業向更好方向發展。
與剛性防水相關的定義將有更準確的定義,具體如下:
剛性防水
由混凝土結構自防水或剛性防水層形成的剛性防水屏障。
混凝土結構自防水體系
結構主體采用防滲抗裂性能的防水混凝土,結構設計采用優化配筋,并對變形縫、后澆帶、施工縫等細部構造部位進行防水密封處理,使主體結構具有獨立防水功能的不依賴于外包防水層的防水體系。
剛性防水體系
主體防水采用剛性防水,細部構造節點采用相適應措施的防水體系。
剛柔相濟
剛性防水板塊與柔性防水節點相結合,即主體防水采用剛性防水,變形縫、穿墻管(套)等節點采用變形能力強的柔性材料與剛性防水主體連接。
防水混凝土
以阻止水的滲透(漏)為目標,采用優質常規原材料,合理摻加防水劑和礦物摻合料并優化配合比,制成的具有良好抗滲性能和抗裂性能的混凝土。
防水砂漿
以水泥和細骨料為主要原材料,摻加防水劑、聚合物、或纖維等一種或幾種改性材料,制成的具有良好抗滲性能和抗裂性能的砂漿。
防水劑
摻入混凝土或砂漿中,提高混凝土或砂漿的密實性、抗裂性、憎水性中的一種或多種性能,阻止水滲透的外加劑。
剛性防水層
以水泥基材料為載體,涂覆在結構表面,能夠阻止(滯)水滲透的剛性構造層。